全屏 东乡县街道地图 东乡县乡镇地图 试试看!
456地图-→ 抚州东乡县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抚州地图 辖区: 【广昌地图 | 东乡地图 | 资溪地图 | 金溪地图 | 宜黄地图 | 乐安地图 | 崇仁地图 | 南丰地图 | 黎川地图 | 南城地图 | 临川地图】 其他: 【查车架号】 【二手车查询】 【出险记录查询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东乡县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东乡县,这个县名在我国比较常见,在江西省和甘肃省等地都有同名的区县。其中,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位于江西省的东部,东经116°20′至116°51′,北纬28°2′至28°30′。东靠余江县,南临金溪县,西接本市临川区罗湖镇,北毗余干县。县城孝岗镇距离抚州市区仅35千米, 距离鹰潭市50千米,南昌市100千米。总面积1270平方千米。总人口42.6万人(2005年)。

中文名称: 东乡县
行政区类别: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孝岗镇、小璜镇、圩上桥镇
政府驻地: 县政府驻孝岗镇
电话区号: 0794
邮政区码: 3318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抚州市
面积: 1270平方公里
人口: 42.6万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王安石故里、“世宦祠”、“西引寺”、“荆公桥”、“荆公陂”:

目录

江西省东乡县
  1. 基本概况
  2. 县情概况
  3. 历史人物
  4. 气候地理
  5. 经济发展
  6. 旅游资源
  7. 行政区划
  8. 历史沿革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1. 基本概况
  2. 民族信息
  3. 经济发展
  4. 农业概况
  5. 建筑业概况
  6. 固定资产投资
  7. 交通邮电
  8. 商贸流通
  9. 财政金融保险业
  10. 科教文卫事业

江西省东乡县

基本概况

  
东乡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邮编:331800 代码:361029 区号:0794 拼音:Dōng Xiāng Xiàn 英译:Dongxiang County
  全县辖9个镇、4个乡:孝岗镇、小璜镇、圩上桥镇、马圩镇、詹圩镇、岗上积镇、杨桥殿镇、黎圩镇、王桥镇、珀玕乡、邓家乡、虎圩乡、瑶圩乡。共有16个居委会、138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孝岗镇。
  地处赣东丘陵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多为缓坡 丘陵。东南部金峰岭海拔510米为境内最高点,中部平坦。年均温17.6℃,年降水量1710.4毫米。有金、铜、铅、锌、锡、瓷土等矿藏资源。
  产业有食物、制糖、制药、机械、冶金、化肥、陶瓷、毛纺、缫丝、建材等。农业主产水稻、甘蔗、蔬菜,盛产柑橘、茶叶、花生、油茶籽。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沪昆客运专线,浙赣铁路复线横贯中部,设有界头、东乡、寺前、军岭等火车站,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和黄(埠)乐(乡)、东(乡)临(川)等公途经境。

县情概况

  东乡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县辖l7个乡镇场、集团(9镇、4乡、3场、1集团),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总人口42.6万东乡是一个人文卓著的地方。这里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了十一世纪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 明朝开科状元吴伯宗、晚明爱国文人艾南英、清代著名诗人吴嵩梁、当代画家吴兴华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艾兴等英才。这里是当代著名红军书法家舒同的故乡,他的“舒体字”独成一体,毛泽东同志曾赞誉他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江泽民同志曾为其题词“长征过来人,书坛谱新章”;东乡还是 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东乡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地处赣东丘陵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平坦,多为缓坡丘陵,适宜开发。全县共有地面40.36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林地面积93.4万亩,主要林种有针叶林62.31万亩,阔叶林森林1.35万亩,针阔混林5835亩,竹林2175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80.8万立方米,无立木林地1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1%。地下资源丰富,含有大量的金、铜、铅、锌、锡、瓷土等矿藏资源,具有开采价值。全县有大小水库908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43座、小(二)型水库227座,水产养殖业初具规模;世界分布最北、位于东乡县岗上积镇境内的东乡野生稻,富含耐寒、耐旱、抗病等多种优良基因,为我国杂交稻的研究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东乡是一个投资创业的好地方。这里区位优越,毗邻鹰潭铁路枢纽、昌北机场、南昌港、九江港,地处南昌、抚州、鹰潭、上饶、景德镇五市中心,距省会南昌仅96公里。 这里交通便利沪昆客运专线,浙赣铁路复线、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及东临一级公路构成了交通大动脉,东通江浙、上海,南达广东、福建,西进内地各省,北连昌九走廊,素有“赣东门户”之美誉。这里市场繁荣,县城建有赣东贸易、再就业 、建材、水果蔬菜、牲畜、木竹以及名士步行街、宏鑫商贸城等各大商业市场,成为激活一、二、三产业的重要载体。这里人居和创业环境俱佳,以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市容市貌得到较大改观,城市化水平达到35.6%,城市绿化率达到21.5%,投资软环境得到极大的优化,非常适宜居家创业。近几年来,东乡县在中央、省、市的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 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锐意创新,奋力拼搏,全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县域经济已初步形成了工业有基础、农业有特色、三产有活力的特点。

历史人物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国(1028-1074) 北宋官吏。字平甫,宋临川人( 今江西 东乡县 上池村人),安石弟。自幼聪慧,操笔为文皆有条理,年十二时,出其所作铭、诗、赋、论数十篇,观者惊叹。屡举进士不第。神宗熙宁初,以韩绛举荐,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秩满,授崇文院校书,改秘阁校理。因与吕惠卿有隙,惠卿以郑侠事诬陷之,夺官归田里。熙宁七年八月卒,年四十七。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王平甫文集序》)。文章如《后周书序》、《韩干画马跋》,借题发挥,议论爽快,绰有深意(《艇斋诗话》)。诗歌格律稳健,风韵秀雅,足以名家(《诗薮》外编卷五)。七言诗佳句如“桧作寒声风过夜,梅含春意雪残时”(《缭垣》),“平地风烟飞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甘露寺》),“若怜燕子寒相并,生怕梨花晚不禁”(《春阴》),“北固山横三楚尽,中泠水入九江深。纷纷落月摇窗影,杳杳归舟送梵音”(《同器之过金山奉寄兼呈潜道》),颇有唐诗风韵。也能词,《减字木兰花》(春情)词有“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之句,将思春情绪写得缠绵悱恻,楚楚动人。安国逝世后,家人汇集其诗文编为文集100卷(曾巩《王平甫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安国集》60卷、《序言》八卷,似有删并。诗文大多已佚,今仅存《王校理集》一卷,收入《两宋名贤小集》。《全宋诗》卷631录其诗一卷。《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文》卷1586至1587收其文二卷。事迹见王安石《王平甫墓志》(《临川先生文集》卷91)、《宋史》卷327本传。
  王安礼(1034一1095)北宋临川人(今江西 东乡县 上池村人),官至尚书左丞王安石之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早登第。历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苏轼下狱,势危甚,无敢救者。安礼从容为神宗言之,轼得轻减。后因星变上言,甚切至,进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断滞讼,未三月,三狱院及几赤十九邑,囚杀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欢息夸异。历扬、青、蔡三州。官终知太原府,王安礼以翰林学士任开封知府时,善于断案,执法严明。“有滞讼不得其情及剖决具案而未论者几万人”。经过日夜操劳、明查暗访,不畏权势,认真剖析案情,秉公执法,到职不过3个月,将所有积案审清,致使“囚系皆空”,并将结果公布于府前。辽使在府前看到后,也大加赞誉。神宗听说后也称赞“安礼能勤吏,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给他官升一级,以资奖励。熙宁三年( 1070 年),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四万百姓防守。安礼闻讯,坚决反对,认为“民不习武事,今驱之上阵,纵不为敌所乘,亦将冻饥而死。”后帅吕公拥采纳他的意见,改调精兵迎敌,使四万无辜百姓免于难。元丰四年( 1081 年),任尚书左丞。因谏阻神宗派李宪攻西夏事,为御史所劾,出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元佑中,加资政殿学士,伍知杨、青、蔡、舒四州。绍圣二年,出知太原府。翌年卒于任所。所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王魏公集》 8 卷,已列入《四库全书》传于世
  王雱(pānɡ1044-1076)字元泽,北宋临川人( 今江西 东乡县 上池村人)官至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北宋文学家,道学、佛学家。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子。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自幼敏悟,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为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沈括《梦溪笔谈》)。20岁前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尉、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天章阁待制兼侍读。雱气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尝作策三十余篇,极论天下事,又作《老子训传》及《佛书义解》》,亦数万言。邓绾、曾布荐之于神宗,召见,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受诏撰《书义》、《诗义》,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熙宁九年(1076)迁龙图阁直学士,因病未上任,不久因病疽病故,年三十三。特赠左谏议大夫。政和三年(1113),诏封王安石舒王,配享;封雱临川伯,从祀。王雱才高志远,积极支持其父王安石变法,为确立变法的理论依据,参与修撰《诗》、《书》、《周官》三经新义。诗词写得清新自然,颇有父风,《全宋词》、《江西诗征》及《宋诗纪事》存词2首、诗5首。刘克庄谓其诗不满百,像“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轻雨绿如烟”(《绝句》),殊有“乃翁思致”(《后村诗话》续集卷四)。词作不多,《眼儿媚》词有“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之句;《倦寻芳》词有“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之句,清新婉倩,人所不能及(《词苑萃编》卷四引《古今词话》)。还致力于佛道两家思想的探索,并有不少新的创见。薛砺若《宋词通论》:“王雱词虽不多见,然较介甫蕴藉婉媚多矣。足见当年临川王氏家学一斑。”著有《老子训传》、《佛书义释》、《南华真经新传》20卷、《论语解》10卷、《孟子注》14卷,注过老子的《道德经》,多已亡佚。《全宋文》卷二二六九收其文12篇。事迹见《东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附传。
   王棣,字促仪,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王安礼的孙子,王雱继子,王安石之孙,试太庙斋郎,补常州晋陵县主簿。历任晋陵知县,河南府通判,显谟阁诗制,开德府路经略安抚使。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人围攻攻澶渊,他为守城阵亡,诏赠资政殿大学士,封忠惠公赐葬贵溪舒山。
  吴伯宗(1334-1384),名祐,以字行于世,明初金溪(今属东乡县红光垦殖场新田分场)人。天文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祖吴可,宋登仕郎,漕贡进士(举人),其兄弟吴名扬,参与文天祥勤王军,入幕府;祖父吴泰运;父吴仪,字明善,元乡贡进士(举人),时称“东吴先生”。吴伯宗从小聪敏,10岁即通举子学业,洪武三年(1370)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洪武四年(1371)会试第一,为会元;接着在廷试中又得进士第一,为状元。所谓“三元及第”,吴伯宗兼而有之,被称为“明开科第一状元”。廷试时,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策问,点吴伯宗为状元,并赐给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同时命他与宋讷同修《大明日历》及后妃功臣传,书成,又赐衣袜。吴伯宗为人温厚,但内刚外柔,不附权势,不屈奸邪。时值左丞相胡惟庸当权,结党营私,玩弄权术。不肯随附,胡惟庸怀恨在心,借事将其谪居凤阳。吴伯宗没有畏缩,仍然上书直论时政,指斥胡惟庸专横跋扈,不守朝廷法纪,不宜委以重任,否则,将危害国家。疏中列举事实,分析合情合理。太祖得奏,召还,赐衣钞。出使安南(今越南),不辱使命,得四驯象归,授国子助教,进讲东宫,改任翰林典籍。其散文文字简洁,说理透辟。著有《南宫集》、《使交集》、《成均集》共20卷,《玉堂集》4卷,均为罕见传本。《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收入其《荣进集》4卷,可能是上述诗文遗篇的汇编。新田吴家有其故宅,人称“状元府”。
  
  王资益登永乐丙戍(1406年)进士,江西东乡县上池村人,王安石家族第十八世孙,官翰林入文渊阁同时参与修著《永乐大典》
  王接云,名国康,讳文康,号南浦,江西东乡县上池村人,清太学生诰赠奉直大夫,生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戍(1778)九月,殁于咸丰三年癸丑(1853)七月。全国闻名印刷业“二仪堂”的 创始人。盛时全国闻名的印刷出版行“二仪堂”,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刊刻的小说:如《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东游记》等。王接云 长子王仪九(1829—1888)名心田,号塞渊,学名秉心,清太学生,知洲衔,例授奉直大夫。幼子王龄九(1832—1904)名碧田,号厚庵,学名秉志,清广东刑部副郎,诰授奉直大夫。 王接云一家四世同堂,子孙文武双全并善经营,经济雄厚,上池“双龙出水”古建筑群就是王接云所建,建筑群占地庞大,结构恢宏,是中国明清建筑经典的杰出代表。
  王延藻(1878—1917)字谦寅,号竹如,(江西东乡县上池村人)王安石家族第31世孙,留学日本,民国初日本振武士官学校毕业,任云南讲武堂主任教官,受军部令旋调陆军上校,任江西省独立团团长,追随孙中山革命,所带军队被称为模范军。
   舒同(1905-1998),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著名书法家。历任山东、陕西省委书记,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被毛泽东称赞为“党内一枝笔,红军书法家”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1921年8月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李井泉等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积极研读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5年发表《中华民国之真面目》,揭露了北洋军阀政府所谓“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的虚伪性,表现出为国为民追求真理、伸张正义的革命精神。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东乡县支部书记、县委书记、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东乡县党部常委。在他的领导下,东乡县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党人进行血腥屠杀,东乡县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因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通缉,他辗转于武汉、上海、安徽、南京等地寻找党组织,忠贞不屈,坚持革命。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历任军政治部秘书、师政治部秘书长、团宣传部部长、政治部主任。1934年参加历次反“围剿”作战及长征。1936年参加东征、西征战役。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舒同担任过党政军的多种领导职务,曾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次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第二届名誉主席。

气候地理

  东乡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8.0度,年平均日照时间1427.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2180.6毫米,年无霜期为271天。
  东乡县地处赣东丘陵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个地势由东向西南缓慢倾斜。主要河流有出县境的北港、小璜港、润溪港和擦边而过的南河、瑶河,分别注入抚河、信江和润溪湖。县城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珍贵,有香果树、栓皮乐、银香、罗汉松、倒杉、野生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毛豹、苏门羚等。地下蕴藏着金银、铜、铅、锰、铀、锌、钼、钨、煤、瓷土、重晶石等多种矿产。

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已形成基地化生产,支柱产业是:生猪产业、绿壳蛋鸡产业、蚕桑产业、葛产业及商品蔬菜基地。特色农产品有:三元杂交猪、绿壳蛋、蚕茧、葛系列产品。华绿牌绿壳蛋誉为“神蛋”,被命名为“绿色产品”。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是:以医药、食品工业为龙头,以饲料、建材、化工、机电、纺织、矿冶为骨干的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药品、饲料、乳制品、水泥、砖瓦、石碴等。

旅游资源

  王安石故里位于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距离县中心25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逾千年, 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清以来修建的。是展示中国明清建筑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文物保护区,现存有100余栋古代建筑和十多处和王安石有关的遗迹.1985年省人民政府将上池村王安石故里,列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点。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故里东盼铁炉,云雾如烟。南顾珠岭,圆净如璧。北望金峰,嵯峨万丈.峰峦蜿蜒,山明水秀。 主要景点有世宦祠,西引寺,龙安殿,荆公桥,荆公陂,荆公别墅,“荆国世第”门楼,半山书院,瑶田遗址.
  “世宦祠”:在上池村中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宗祠,砖、木、石结构,用料精良,宗祠内保存有许多精美的砖雕、木雕 、石雕。宗祠坐北朝南,三厅三开间,面宽12.2米,进深30.4米,高6米, 占地面积366平方米,正大门石匾阴刻“世宦祠”三楷书,两侧大门上匾阴刻“登科”和“及第”字样,笔锋舒展,笔力遒劲,三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石墩(欲称三门六墩)。前厅进深7.65米,中厅进深12.3米,后厅进深6.9米,呈后高前低势,中设两天井,封火山墙,为典型的明代建筑,上池村旧时一直成立有文会(即科甲举子,秀才等组织的文人协会),每年正月初三日,学子们都雅集在世宦祠内,向伯祖考王安石的遗像瞻仰朝拜,以示后辈崇文 尊祖之意,俗称“尊学校”。
  “西引寺”:在上池村西约二公里处白云峰山下。为王安石夫人陈氏奉祀之寺。有奉田一庄(五十亩为一庄)后人谐音称为“西梅寺”,寺现已塌毁,墙脚依稀可见,残砖断瓦有存。此山、寺皆属上池村,解放后划归离上池村西约一公里处的墩头村。“西引寺”在上池村旧基图上有绘址。
  “龙安殿”:在上池村西南约二公里处,殿建在龙安岗上,龙安岗与青山(山名)连成一线,旧为上池村属地,解放后划归离上池村西南约二公里处的新庄村。王安石作有“送和甫龙安暮归”诗:“隐西南月一钓,春风落晚澹如秋,房栊半掩无人语,鼓角声中始欲愁。”
  龙安殿倒塌后,村民将殿里原先的砖瓦、木料及“龙安殿”石匾额搬回上池村内西林社公殿旁重建,也叫“龙安殿”。为了有所区别,上池村民称龙安岗上的龙安殿为“老龙安庙”。后重建在上池村的龙安殿在“文革”被毁,现存遗址。在上池村旧基图上对原龙安殿和后建龙安殿都有绘址。
  荆公桥”、“荆公陂”:在上池村西约半公里田坂间。据传始建于宋,为纪念王荆公,故名。 原桥毁,上池村1931年重修《王氏宗谱》中有明故王辑撰《重建荆公桥记》。东西向,横跨泷溪巷。始建于宋代。东西向,跨泷溪港,二墩三孔石桥,桥长14米,宽1.2米。当年王安石乘舆经过此桥返回故里,留有《泷溪晚烟》诗篇为纪,原先桥头有“上池荆公桥”五字大石碑,高约三米有余,现不见踪迹,但还存有明朝正德年所刻“荆公桥记”刻石,惜文字漫灭难认。荆公陂即桥下的水陂,现在村民称之为“细陂潭”。荆公桥、荆公陂遗迹俱在。在上池村旧基图中也都有绘址。
  “西林梅园”:在上池村内西边。王安石和其次子曾在此赏梅,有《西林梅玉》诗存:“杜家园内好花时,上有寒梅两三支,日暮欲归岩下宿,为贪香雪故来还。”后来此园一直成为上池村西林社公殿,是上池村民时节时祭祀之所。现西林社公殿在“文革”中被毁,然而其墙脚及大门旁边两块石墩尚在。旁有重建的龙安殿,“文革”中亦被毁。西林社公殿,在上池村旧基图中有绘址。
  “荆公别墅”:又名“十家书院”。据上池村族谱记载?宋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在上池村后辟有一地, 建了一栋常肇居别墅,后人称其为王安石别墅。此别墅为两层三进、三厅,有房20多间,后改为“十家书院”?由十家房管理修缮。上池、源里两村均有子弟入学读书,历代以来, 书院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别墅占地400多平方米,外围墙右开有大门,上书“别墅”二字,中间是口池塘,池塘正中的围墙上书“浴云池”三字,左有竹林,有大樟树三株,梅花树一株。之后是内围墙,左、右开大门,分上、中、下三进;中厅对称开了两个四方天井,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上厅左楼开着园窗,对映百叶陂,晴天夜晚可看到月亮。窗上方有木质匾一块,书“听月楼”三字。恬静优美的环境是上池学子居住和读书的好地方。王安石多次曾想长于此地沐浴云池,静听月亮中的神仙故事。后有位私塾先生曾撰对联一副:“听月楼台伴我图书千古秀;浴云池上宜人花鸟四时春”。荆公别墅在土改时分给多户村民使用,因未修缮,目前,只留得断垣残壁。
  “荆国世第”门楼:在上池村内南边。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 高7米,深3.2米, 宽8.4米,门楼上石匾阳刻“荆国世第”四大楷字。此门楼在宋时所建,后历遭火劫,民国元年(1911)第四次重修,并立有烟火柴草禁牌刻石。门楼对面有一方池塘,门楼与池塘间有一片空地,竖有历代上池王氏后裔众多中举、登进士第者的旗杆石。现上池村内还散落有很多块旗杆石。门楼及“荆国世第”石匾俱在,对研究王安石故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半山书院” 遗址:“半山书院”始建于北宋时期,在村东明珠峰东南半山腰,原名为“云峰书院”,王安石祖父王用之去世,安石随父亲王益从韶州返故里居丧,曾在云峰书院就读三年。因王安石号半山,后人则更名为“半山书院”。王安石在书院就读时,曾吟七绝一首,题为《云峰早照》。
  “瑶田”遗址:上池“瑶田”为王安石曾祖父王明的宅居地,有竹林及池塘尚存。后方有钓鱼台, 王安石罢相后,经常在池塘边钓鱼思考,曾作有《兰塘隐钓》一诗。如今瑶田遗址已成村民菜圃。为怀念王安石,其侄子伯祥将这块天然全石命名为“荆公钓鱼台”,上池瑶田村前建一门楼,在门楼上方竖一石匾,石匾阴刻“望重荆槐”表示永远怀念。
  “大夫第”古民宅,坐落在上池自然村南面,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为上池王氏三十世行繁九一公王采兰于同治元年所建。 王采兰,字英贤,例赠奉直大夫, 王采兰三兄弟为清太学生, 父子俱赠授大夫,他们除在湖南有二个批发店面三幢住宅,在湖北汉口有一幢书院外,在上池老家村南面共建有五幢房屋,分主人住宅二幢,书屋一幢,杂工、雇工房二幢,以“大夫第”为中心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面宽21米,进深30米,占地面约600平方米,设三厅,五大井,穿斗式梁架,中间侧门通向偏房和厨房,正堂反厅上方横木匾阳刻“松苞竹茂”四字行书,南向正大门和东大门上额匾各阳刻描金“大夫第”三字楷书。左侧门上额匾阳刻描金“迎旭”二字行书。 屋内雕梁画栋,屋外石刻精美,门窗木刻,为典型徽雕,民宅内厅堂,正间、偏房、厢间、柴房、厨房、仓库、天井、走廊、花园、养鱼池,一应俱全,极具南方明清古建筑特色。
  “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坐落在上池自然村南,砖、木、石结构,由清乾隆年间金溪浒湾书铺街印刷出版业“二仪堂”创始人王接云所始建。 王接云,名国康,讳文康,号南浦,清太学生诰赠奉直大夫, 王接云是个真正的儒商,在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开创了全国闻名的印刷出版行“二仪堂”,并在吉安、樟树、南昌等地开设有大书店。他在从事经商,教育事业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子孙从文习武,在上池老宅后构建“二龙出水”双宅,并同时在“二龙出水”宅后构建了一幢书院,以供子孙读书习武之所。双龙出水”建筑群以“双龙出水”紧密相连、结构相同的双宅为主体建筑。 “双龙出水”坐北朝南,进深16米,宽22米,两大门前封有4米高的照墙,每幢均设上、下二厅一天井,两屋中间设券门相通,连同前庭院,西庭院和东走廊,共占地约600平方米。 老住宅前照墙左边设总大门,门上额匾阳刻“衍庆”二楷书,坐南朝北,与东边书院并排而建,进深18米,宽25米,每幢均设二厅二天井,连同前庭院, 西庭院,东走廊,共占地约600平方米。 以上“双龙出水”建筑群占地面积共约3000平方米,另有花园、水井、池塘、厕所等约占地面1000平方米。 王接云一家四世同堂,子孙文武双全并善经营,经济雄厚,故“双龙出水”建筑群占地庞大,结构恢宏.

行政区划

  全县辖9个镇、4个乡:孝岗镇、小璜镇、圩上桥镇、马圩镇、詹圩镇、岗上积镇、杨桥殿镇、黎圩镇、王桥镇、珀玕乡、邓家乡、虎圩乡、瑶圩乡。共有16个居委会、138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孝岗镇。
  孝岗镇 面积:96.8k㎡ 人口:105063人 邮编:331800 代码:361029100 
  辖龙山、师水、芙蓉、大富、东门、南门、北门、凤凰、东景等9个居委会,瑶上、何坊、西坪、长林、坪里、红岭、河山、南边、新建、张坊等10个村委会。
  小璜镇 面积:143k㎡ 人口:46403人 邮编:331813 代码:361029101 
  辖小璜、枫林、广昌、山背、孙圳、下湖、洋湖、岭下、妙泉、鲁家、肥泉、余家、古圳、横山等1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流水岭。
  圩上桥镇 面积:73.2k㎡ 人口:21675人 邮编:331801 代码:361029102 
  辖上黄、东岗、后溪、邮路头、陈揭、何家、梧城源、富贵、大桥、魏家、南辽、龙源等12个村委会。
  马圩镇 面积:76k㎡ 人口:41150人 邮编:331804 代码:361029103 
  辖马圩、荷柘、里坊、邹塘、桂塘、上保、赤岸、高湖、陈家、新溪、梁家、董塘、河城、桥西、港下、南坪等1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马圩积。
  詹圩镇 面积:83k㎡ 人口:27123人 邮编:331803 代码:361029104 
  辖詹圩、荫岭、官家、梅家、幕塘、曾家、铁山、下马、东观、李家等10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詹家塘。
  岗上积镇 面积:65k㎡ 人口:21927人 邮编:331805 代码:361029105 
  辖新乐、清湖、段溪、水南、坪塘、王溪、前桂、东源、后边、上李等10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新乐。
  杨桥殿镇 面积:141.9k㎡ 人口:34236人 邮编:331816 代码:361029106 
  辖杨桥、宋塘、港西、水北、下易、金坑、坂上、汶田、城上、愉怡、东村、桂家咀、礼坊、文七位、秋源、山下等1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杨桥。
  黎圩镇 面积:83.6k㎡ 人口:14392人 邮编:331807 代码:361029107 
  辖黎阳、梧溪、梧坊、后畲、西江、丰山、坑西、潭江、上池等9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黎阳街。
  王桥镇 面积:73k㎡ 人口:15200人 邮编:331811 代码:361029108 
  辖王桥、倪家、大塘、楼下、塘下、坑塘、另塘、当丰等8个村委会。
  珀玕乡 面积:54.5k㎡ 人口:16916人 邮编:331814 代码:361029200 
  辖珀玕、北庄、莲塘、优胜、仙基、大部、笔村等7个村委会。
  邓家乡 面积:92.5k㎡ 人口:20292人 邮编:331801 代码:361029201 
  辖邓家、松湖、占圩、上杨、军岭、董家、嵇坊、横源、岭下、古源等10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马殿下。
  虎圩乡 面积:65k㎡ 人口:16390人 邮编:331806 代码:361029202 
  辖坎头、麻溪、炉前、林塘、陈塘、高坊、阳光、陈桥、艾田等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坎头。
  瑶圩乡 面积:69.5k㎡ 人口:9760人 邮编:331809 代码:361029203 
  辖瑶圩、马岭、文溪、河渡、吴塘、锁山等6个村委会。
  红星企业集团 面积42.6k㎡,人口13300人,红东区、红南区、红西区、红北区、南山区、东山区、王桥区7个居委会
  红亮垦殖场 面积21.5k㎡,人口4625人,郑家村委会
  红光垦殖场 面积15k㎡,人口3162人
  甘坑林场 面积69.9k㎡,人口8462人

历史沿革

  明正德年七年(1512年)始在临川县的孝岗地方置县,因县治在东乡得名。
  1979年,王桥大队和花树源、肖坑源村划入红星垦殖场(赣革发[1979]23号)。
  1985年3月15日,撤销小璜、马圩乡,设置小璜、马圩镇;设置圩上桥镇,管辖红星垦殖场所在地区域(赣府厅字[1985]160号)。
  1995年12月12日,撤销岗上积乡、詹圩乡,设立岗上积镇、詹圩镇 (赣民字[1995]250号批复)。
  2000年,全县辖6个镇、11个乡:孝岗镇、小璜镇、圩上桥镇、马圩镇、岗上积镇、詹圩镇、杨桥殿乡、愉怡乡、珀玕乡、邓家乡、长林乡、店前乡、王桥乡、虎圩乡、瑶圩乡、虎形山乡、黎圩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3069人;其中: 孝岗镇 62339 小璜镇 37227 圩上桥镇 8724 詹圩镇 27158 马圩镇 39440 岗上积镇 23455 长林乡 30816 珀干乡 15212 愉怡乡 12158 杨桥乡 15594 邓家乡 20990 店前乡 12953 虎圩乡 16227 黎圩乡 8226 王桥乡 13968 瑶圩乡 13865 虎形山乡 13563 红星垦殖场虚拟镇 11154(人)
  2001年3月2日,撤销杨桥殿乡、王桥乡、黎圩乡,设立杨桥殿镇、王桥镇、黎圩镇(赣民字[2001]94号批复)。2001年11月8日,撤销长林乡,划归孝岗镇;撤销店前乡,划归圩上桥镇;撤销虎形山乡,划归黎圩镇;撤销愉怡乡,划归杨桥殿镇(赣民字[2001]509号批复)。
  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5万。
  2004年底,全县辖9镇4乡。
  孝岗镇 2004年辖:大富社区、北门社区、东门社区、南门社区、东景社区、凤凰社区、师水社区、龙山社区、芙蓉社区、西坪村、张坊村、瑶上村、南边村、何坊村、坪里村、长林村、红岭村、河山村、新建村。
  小璜镇 辖:小璜居委会、小璜村、孙圳村、横山村、洋湖村、鲁家村、三背村、广昌村、古圳村、下湖村、枫林村、肥泉村、余家村、岭上村。
  圩上桥镇 辖:东红东南社区、东红西北社区、魏家村、大桥村、梧城源村、东岗村、陈揭村、邮路头村、何家村、付贵村、后溪村、红开村、龙源村、上黄村、南辽村。
  马圩镇 辖:马圩村、荷拓村、南坪村、里坊村、邹塘村、桂塘村、上保村、赤岸村、高湖村、陈家村、新溪村、梁家村、桥西村、港下村、河城村、董塘村。
  詹圩镇 辖:詹墟村、李家村、荫岭村、官家村、梅家村、幕塘村、曾家村、铁山村、下马村、东观村。
  岗上积镇 辖:新乐村、清湖村、段溪村、水南村、坪塘村、王溪村、前桂村、东源村、后边村、上李村。
  杨桥殿镇 辖:杨桥村、宋塘村、港西村、水北村、下易村、金坑村、坂上村、汶田村、秋源村、山下村、文七位村、礼坊村、东村、愉怡村、城上村、桂家嘴村、园艺场。
  黎圩镇 辖:黎阳村、浯溪村、梧坊村、西江村、后畲村、丰山村、坑西村、潭江村、上池村、铁石分场、苗卜分场、大坂分场。
  王桥镇 辖:王桥村、当丰村、另塘村、塘下村、大塘村、楼下村、倪家村、坑塘村。
  珀玕乡 辖:珀玕村、莲塘村、大部村、优胜村、仙基村、北庄村、笔村。
  邓家乡 辖:邓家村、上杨村、松湖村、古圩村、嵇坊村、古源村、岭下村、横源村、军岭村、董家村。
  虎圩乡 辖:坎头村、高坊村、林塘村、陈塘村、艾田村、阳光村、麻溪村、炉前村、陈桥村。
  瑶圩乡 辖:瑶圩村、文溪村、河渡村、吴塘村、锁山村、马岭村、畜牧场(洪家村)。
  红星企业集团 辖:红东区居委会、红南区居委会、红西区居委会、红北区居委会、南山区居委会、东山区居委会、王桥区居委会。
  红光垦殖场 辖:新田村、王港村、青云山村、奶牛场村。
  红亮垦殖场 辖:郑家、红旗、全民。
  甘坑林场 辖:甘坑分场、松林村、上坊村、慈眉村。
  江西红星工业园区
  大富工业园区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基本概况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隔洮河与定西地区临洮县毗邻;南与广河、和政县接壤;西以大夏河与临夏市、临夏县为界;北与黄河(刘家峡水库)与永靖县相望。东乡县是东乡族的发祥地,东乡族是甘肃省的三个特有民族之一。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锁南坝镇,邮政编码:734000,电话区号:0930。

民族信息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从13世纪以来,河州一带就是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蒙古军驻守、屯田之地。13世纪末,镇抚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元朝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其属下蒙古人大部相从。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区。14世纪初,元成宗死,安西王阿难答与皇后伯要贞氏等策谋政变,事泄被杀,但其属下势力仍很强大。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为元朝政府镇压,阿难答属下纷纷逃避。当时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就成为阿难答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二: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兵临河州、临洮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还有一说认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学者持上一种看法。
  东乡族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传统,不仅有古老的史诗、传说、故事、民歌,还有富于一定讽刺和哲理性的笑话、谚语和谜语。长篇叙事诗《战黑那姆》,《璐姑娘斩蟒》和《勇敢的阿里》,脍炙人口。《白羽飞衣》等童话故事颇富启迪和教育意义。现代民族文学领域,东乡族人民涌现出了不少作家。如著名诗人汪良玉的长诗《米拉朵黑》十分有名。
  东乡族人民的民歌很有特色,感情真挚,风格多样。主要分三种类型:劳动歌谣、花儿、婚礼歌。东乡族的“花儿”能即兴将景将情自然融合于一体,生活气息浓郁。东乡族的主要文艺活动有“那敦赤”摆摊献艺,表演说、拉、弹、唱。其民间乐器有“咪咪”(类似两支并排的小竹笛)、“四弦子”和“什鸦”(泥制吹器)。体育、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民间美术则以木、石、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著名。在绣花、织褐等方面也反映了东乡族人民的艺术水平。
  风俗习惯东乡族在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辈份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包办婚姻为主。男女十六七岁就可举行婚礼,但现在按我国《婚姻法》法定年龄结婚的男女越来越多。婚礼仪式带有宗教气氛。
  在服饰方面,最近几十年来,变化较大,并开始与汉族和回族的服饰相近,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头饰上。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现在一些参加工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劳动和工作方便已不再戴盖头,而喜戴一顶白色小帽。东乡族男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回、保安和撤拉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一样。据说,穆斯林男子,到适当年龄留有胡须,同教者见到都要以礼相待。
  东乡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们的面食种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 东乡族人民也很讲礼节,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讲究卫生。老人居上方。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辈不得动手。除老年妇女外,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客人上炕需脱鞋,女客可不脱。东乡人待客一般不与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对客的敬重。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
  东乡人因为宗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洗,保持手、脚、口腔、面部、鼻孔的干净。“大净”,一周一次,保持全身洁净。每逢节日前,人们普遍要沐浴。在禁忌方面,东乡人因宗教原因,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忌说猪;不食动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递烟敬酒。 人死后,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东乡族的族源主体——元代西域的色目人就信仰伊斯兰教。13世纪时,东乡等地区已成为我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中心。至今东乡族自治县境内,还有一些穆斯林先哲的庐墓。18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东乡族共同的宗教信仰。解放前,东乡族的伊斯兰教的教派和“门宦”制度极为复杂。“门宦”是指教派中的小派系,又称“道堂”或“拱北”。东乡地区有两大教派:格底目与伊赫瓦尼。或称老教与新教。老教中有四大门宦。新教不设“门宦”制度,并宣称恢复伊斯兰教的正统信仰,得到广泛的拥护与支持。1 O世纪初,已流行开来,传到了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主要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日。圣纪日一般在清真寺集众举办,节日活动有涌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经济发展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6.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4.6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73.16 %,非公有制经济达2.58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0.8%。其中第一产业2.28亿元,增长7.9%,占36.2%,第二产业1.68亿元,增长19.7 %,占26.61%,第三产业2.35亿元,增长14.7%,占37.19 %。人均生产总值为2273元,增长15.26%。

农业概况

  农业生产以保粮增收为重点,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广农业科技,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洋芋种植面积,扩大洋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洋芋脱毒工程,全县洋芋种植实现了良种化,强化农业基础,加快支柱产业发展步伐,使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基本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总产值达到41403.29万元,比上年增长6.69%。
  年末耕地面积为36.79万亩,全年包括复种的粮食播种面积为37.08万亩,其中夏粮5.74万亩,秋粮31.34万亩,夏秋作物比由2007年的1:5.02调整为2008年的1:5.46,粮食播种面积中洋芋播种面积为25.1万亩。
  粮食平均亩产为166.07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61578.34吨,比上年净增3676.64吨,增长6.35%,其中夏粮总产达到6933.92吨,比上年下降2.72%,秋粮总产达到54644.42吨,比上年增长7.62%。农民人均占有粮229.2公斤,比上年增长5.33%。
  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在造林方面,立足县情实际,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举措来抓,针对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狠抓了造林绿化工作,全县共整合投入造林资金2370万元,实施了以绿色通道、经济林基地、荒山造林为重点,大搞植树造林,特别是锁南至达板40公里绿色通道和旋风岭千亩绿化点工程,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标准高、成活率高、效果好,成为全州植树造林的样板工程。全县当年共完成各类造林面积6.8万亩,其中经济林3.5万亩,防护林3.3万亩,育苗2000亩,其中本年新育1700亩。
  畜牧业生产以壮大支柱产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稳定存栏,扩大出栏,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分散养殖和规模养殖相结合,制定实施了《东乡县培育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奖励扶持暂行办法》和《东乡县羊产业“富民强县”工程实施意见》,采取以奖代补的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快羊种改良,通过政府扶持,当年建成了一批规模养羊场和养牛场,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引导养羊业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做大了羊产业,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2008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0389吨,增长10.79%。牧业产值达到19035.71万元,增长8.35%,畜牧业收入461元,增长18.21%,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5%。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5578.58千瓦,比上年增长3.95%;拥有拖拉机1024台,农业排灌机械960台,化肥施用实物量达到11509.15吨,折纯量达到2768.25吨。当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2万亩,累计达到12.55万亩。新增保证灌溉面积0.02万亩,累计达到9.71万亩,比上年下降0.1%,当年新增“三田” 面积1.5万亩。

建筑业概况

  工业企业继续走“工业强县,民营经济富县”的路子,以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为目标, 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发展民营工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开发区经济发展为龙头,建成和改造了一批骨干企业,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22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82%,使全县工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发展。
  乡镇企业累计发展到1065家,从业人员达到12204人,乡镇企业总产值70458万元,比上年增长14.19%。乡镇企业增加值9681万元,比上年增长15.23%。在乡镇企业中:县以下建筑企业达到28家,从业人员达6394人,实现施工现价总产值33931万元,比上年增长12.11%,增加值4411万元;乡镇工业企业累计发展到152家,从业人员达到2901人。

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发展抓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制度,项目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一区三带”区域经济综合开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开发项目。2008年全县项目数量和规模比往年有较大增加,重点实施了县敬老院、县福利院、南园综合市场、整县连片开发、锁达公路铺油和城区集中供暖等项目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供销商贸住宅楼、检察院技侦楼、县医院门诊楼、董岭农村饮水等工程项目全面建设,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狠抓了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641万元,比上年增长42.66 % ,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33261万元,比上年增长42.79 %,农户固定资产投资380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27万元,比上年增长24.88%,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151万元,农户固定资产投资376万元。

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乡村个体联户交通运输企业达到6 户,从业人员1048人,实现运输业现价产值14516万元,增加值1887万元,完成公路客运量 78.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公路货运量92.6万吨,比上年增长5.86%,公路客运周转量9393.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公路货运周转量7417.4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全县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9.5部,移动网络覆盖率92%,联通网络覆盖率78%,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77.3%,邮电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年报刊累计发行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商贸流通

  商贸流通趋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57万元,比上年增长18.63%。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县的零售额2903万元,比上年增长19.46%,县以下零售额4954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9.7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8229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72万元,比上年下降29.7%,零售贸易业销售额7857万元,比上年增长18.63%。

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金融稳步运行。财政收入稳步增加,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416万元,占年预算2222万元的108.73%,其中县级财政收入完成1224万元。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全年财政支出达到67890万元,增长45.5%。
  金融运行平稳。全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32亿元,增长48.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24亿元,下降12.5%,其中农业贷款1.28亿元,占总贷款的56.94%,有力的支持了全县农村经济建设,金融流通运行逐步向良性循环轨道发展。

科教文卫事业

  科技事业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为目标,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地膜覆盖、膜侧小麦、整薯播种、马铃薯良种繁育、航天育种、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吨粮田、双千田等高效农业增产项目,发展了现代农业。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科技引进、推广和应用的力度。
  教育事业继续实施“长效工程”,以巩固整县“普初”成果,加快“普九”步伐为目标,实施“教育立县”战略,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学校、县直单位联系帮扶教学点制度,当年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5所,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充实教师113名,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教育“四率”目标管理责任制,控辍保学成效明显,办学条件得到空前改善,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学生上学难问题。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12%。全县各级各类学校219所,在校学生46402人,其中中学9所、小学206所、师范1所、幼儿园3所。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